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,近年来南海的海浪似乎变得越来越具攻击性。菲律宾的海警船竟然敢于直接朝中国执法船逼近,最近一次接近时双方相隔仅有百十米,海浪拍打之间,水花四溅溅得船板满是湿滑的痕迹。然而,这并不是全部,菲律宾国防部长还在电视上高声宣称,决心要专门对付中国的行为,显然是对如今局势的火上浇油。
菲律宾目前已将态度表明得相当明确。国防部长放话称,菲律宾军队的重心将转向“外部防御”,直指对中国的强硬态度,很明显是想要借此增加国内外的凝聚力。与此同时,菲律宾总统在国会发言时也响应此言,呼吁与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携手,共同“保卫西菲律宾海”。而中方对此也没有含糊,国防部迅速祭出《美西巴黎条约》等历史文件,明确指出菲律宾的领土范围,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根本不在内。发言人的语气十分坚定,表明将依法依规反制相关行为。就在发言结束后,南部战区的052D驱逐舰便开始在黄岩岛周边巡航,阵阵浪花间,歼-16战机低空飞行,海警船则是24小时轮流监控,公开拍摄视频,警告任何试图挑衅的行为。
不过,显而易见,菲律宾采取这样的措施,恐怕是由于国内形势的紧张。近年来,有数据显示,菲律宾国内三成的家庭面临饥饿,经济形势严峻,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56比1的低点。大街小巷不断传出抢劫事件,而外资流失的速度更是令人担忧。与此同时,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两家人在政权斗争中难分上下,副总统时不时放话,似乎随时准备接管国家,南方军区的25万士兵更是听谁的都不一定,反政府武装更是蠢蠢欲动。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,大肆宣扬对外军事行动,或许是为了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。
展开剩余71%他们想依仗美国来获得支持,却不料收到的只是一些无效的帮助。比如美国提供的“扫描鹰”无人机,飞行不过15小时就得返回,而且机上装有美国的监控设备,使得菲律宾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的注视之下。马科斯还曾请求美国给予关税优惠,结果却被逼迫签订开放市场协议,美国仅将菲律宾的关税从20%下调至19%,这样的“帮忙”更像是对菲律宾利益的侵占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俄罗斯也开始表态。该国外交部近日直言不讳,呼吁西方国家停止在亚太地区的搅和,公开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,并强调应该由相关国家自行解决争端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中俄计划于8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“海上联合-2025”演习中,特别增设了一项针对“西太安全威胁”的演练,结束后还计划在太平洋进行巡航,意图不言而喻。
菲律宾试图联合美日澳印等国组成“六国围华”,却未能得到东盟其他国家的配合。越南更是考虑更换亲美官员,邀请中国军队参与阅兵仪式;而印尼则不断推动与相关国家讨论南海行为准则,要求外部势力尽快撤离。在这种情况下,菲律宾在东盟的外交孤立状况愈加明显,试图用数量来压制中国,似乎是在寻求错误的战略路径。
就黄岩岛和仁爱礁的局势来看,菲律宾海警船的挑衅与中国的海警反应形成鲜明对比。7月15日,菲律宾一艘2300吨的海警船在黄岩岛周边与中国执法船对峙,几乎发生碰撞。面对这种情况,中国海警迅速采取行动,用中英双语要求其停船,并派出高速艇封锁其前进路径,最后更是以高压水炮迫使菲律宾船只就范。从全程录像中可以清晰辨别出是谁首次挑衅,证据明确。
仁爱礁的事件则更加戏剧化。菲律宾在南海搁浅已久的老旧军舰被中国海警封锁了26天,补给物资无法送入。他们试图通过快艇突破封锁,结果却跌跌撞撞。在美国试图通过空投补给的过程中,物资全都掉入海中,眼看船上官兵的日子愈发艰辛。
在实力对比方面,菲律宾无疑处于劣势。中国海警的船只数量超过70艘,每艘吨位大于3000吨且多为改装军舰,火力和护卫舰相当,而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大多只能算是二手船只,装备落后,吨位较小。若在黄岩岛和仁爱礁这样的敏感区域与中国对峙,其存量武器装备根本无法应对。国内也传出不同声音,渔民因被禁捕鱼而不敢出海,生活困苦。国际上,除了美国偶尔口头支持外,几乎没有国家愿意介入菲律宾的争端。如此继续下去,最终受损的只会是菲律宾自个儿。
菲律宾必须慎重考虑未来的道路。中国明确表态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,任何妄图挑衅的行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。从强硬表态到实际行动,菲律宾目前面对的是一个清晰的选择:要么意识到自身的实力,别依赖外力,坐下来与中国和平对话;要么继续沦为他国的棋子,在南海掀起无谓的争斗,最终不仅国内局势会更加混乱,连外部的援助也难以获得。
南海局势的波动,从某种程度上说,正是菲律宾内外政策的反应。他们防长高声喊出的口号,解放军则在黄岩岛警觉以待。俄罗斯表态支持中国,进一步打破了菲律宾试图寻求外援的幻想。在主权问题上,中国历来立场明确,任何外来干预都无法动摇其立场。若菲律宾继续置若罔闻,最终必将受到教训,面临自食苦果的境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